工业互联网,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全面感知和处理分析,它可以帮助企业不断优化运营,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常州正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数字经济赋能“云时代”
炎炎夏日,正是制造型企业的用电高峰期。在苏文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苏管家”集控数据中心,技术人员实时监控所服务企业每一条生产线的用电量,为企业高峰时段用电作出合理规划。
苏文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事业部业务经理张金龙告诉记者:“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把数据实时传送到云平台,借助我们大数据后台的分析,对用户的用能进行合理化的建议,来指导企业的用能生产。综合评估下来,对企业的整个生产成本能够降比占到10%左右。”
线上监控,线下运维,苏文电能在江苏省内布局了1万多个电能监测点,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高效管理。去年,企业年销售收入4.7亿元。
苏文电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事业部副总经理许荣立告诉记者:“我们原来主要在江苏范围、或者常州范围走的更多,但是走出去,有了大数据,我们现在已经走到了浙江、走到了江西、走到了内蒙等等,我们在千里之外,我们就能和江西的50多家大型企业进行沟通、进行对话、进行服务。”
工业互联网,区别于互联网,也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物联网,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实现工业服务数字化,既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同时通过优化运营结构,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不少老牌制造企业也纷纷试水工业互联网。
在常柴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18台机器人正在生产一批4g33系列多缸机。去年,4g33系列多缸机销售量接近5万台,面对大量的订单,库存统计、订单跟踪对企业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今年上半年,常柴实现了采购平台、订单需求平台和售后服务平台的上云。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部长林威表示:“上云之后,公司的信息化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大数据得到了更好的运用,公司的it运维成本压缩了将近50%,订单的响应速率和售后服务及时率明显提升。”
近两年,常州陆续实施“互联网+”行动和“千企上云”等工程,引进培育了北自所、数码大方、航天云网等一批智能制造服务商,大力推进智能产业化和产业智能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今年6月,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航天云网数据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等14家常州企业入围江苏省首批工业互联网服务资源池单位。
航天云网数据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祝守宇表示:“工业互联网首先要服务本地的优势产业,同时要面向新兴的工业市场领域,在常州,第一个跟机械、汽车配件等优势产业,第二个我们在大力拓展行业相关的,聚焦的行业是环保产业,大数据和各方面的优势,新的一些技术和资源可以快速地应用到环保产业。”
深度挖潜制造企业加速“网络互联”
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正进入规模扩张的窗口期,常州企业在细分行业加速布局,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在位于钟楼区科技街的神州网云信息技术(江苏)有限公司的网云联合实验室,技术人员每天都要通过“大数据安全威胁感知中心”分析三万多个文件数据。
神州网云信息技术(江苏)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王艺璇表示:“会提前对整个全球的态势,或是整个区域的态势,进行一个学习,提前可以告知企业,或者整个网络,是哪里可能发生危险、发生危机,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不仅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也能第一时间采取最佳的措施。”
数据显示,接近60%的工业企业在使用明文密码,平均每个工业企业应用站点存在5个高危漏洞,平均每个工业app上有4个以上安全问题。目前,神州网云已经为贵州、山东、湖北等省近两万家企业提供云平台安全服务,服务常州地区企业近50家,囊括轨道交通、电力能源等行业。
神州网云信息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金萍告诉记者:“现在专业的网络安全人才比较缺乏,像我们企业需要招募这样专业的并且是高技术的技术人员,我们可能需要政府在对公司的资金或者是公司人才的支持力度上需要加大一些。”
工业互联网的优势,在于互联网平台能够针对不同行业量身定制建立分析模型。常州天正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瞄准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首创工业征信模型,基于工业大数据进行精准征信,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2016年末,企业的“工业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上线,已累计协助1200多家客户融资,获得各类金融服务总额超过8亿元。
常州天正工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翀昊表示:“趁着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大潮,给我们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助推,我们企业过去四年平均的销售增长在每年150%,利润增长在每年400%-450%左右。”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常州正在加强平台建设、提升安全保障、融合创新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目前,全市具备发展智能制造的企业比例为9.8%,高于全国5.1%的平均水平。通过网络协作,企业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远程在线、协同设计与制造的比例已经达到30%左右。
常州大学信息数理学院计算机系主任、物联网专业负责人郇战告诉记者:“从仓储、物流、销售包括售后,常州应该走集约化道路,在公共平台、还有公共服务方面发展,从企业的内部管理、生产、研发,应该走个性化道路,根据每个企业不同的特点,发展一些适应性的东西。”
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义表示:“工业互联网最核心的价值就是让企业赋能,输出能力。我们就要把互联网的架构和具体的企业结合起来,设备上云以后,我们才能采到直接的数据,工艺才能提升要求,提升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