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数据侠 汪科科
在北上广深,商圈一般不仅仅是商业的中心,还是各种城市资源集聚、城市功能最为完善的地方。但有那么多的商圈,如何衡量、监测这些商圈的运行状态呢?
11月23日的线上数据侠实验室·soda专场中,dt君请到了2017年上海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soda)未来之星奖得奖团队之一——“天地人合”。队长汪科科为我们介绍了团队开发的一套利用商圈数据、兼具可视化和交互性的城市商业数据地图产品。
用地图承载多维数据,建构商圈数据动态监控平台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参加今年soda大赛的作品——“城市商业数据地图”在线下商业新零售转型上的一些思考。
这次我们的作品是联合了上海气象局、城市数据团、银联智策、上海电信共四家公司和机构,共同开发的一款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商业可视化洞察解决方案。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这款作品开发的背景。
尽管最近电商渠道的购物方式已逐步深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但由城市实体商业中心贡献的线下零售额仍是构成了社会的重要经济支柱。特别是对于上海这座国际都市来说,仅2016年的线下店零售总额就占据了总量的89%。
一直以来,对于城市商业中心运行体征的监测主要采取了抽样样本的线下调研数据的形式,由于样本量少、无法动态快速更新等各种问题对于最终的结果呈现还是更侧重与非实时的主观定性描述。不能满足城市商业规划和商圈运营者的洞察及营销需求。
我们这次参赛的作品试图用城市地理空间的地图形式,把“天气、地理、人流、人群画像、消费”等多维数据按城市商圈洞察运营的需求指标化,以可视化数据地图的形式,以小时级更新的方式直观快速的呈现出来,帮助城市规划和商圈运营方的实际业务使用。
在这个作品里,我们根据《上海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文件里对上海城市商圈在地理空间上的定义,选择了外环内的34个主要城市商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通常的大数据商圈区域洞察方案里,一般会对商圈的人流、消费、临近商圈的相关数据进行简单呈现,我们希望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深层次的洞察影响人流、消费金额、消费者画像等核心要素背后的原因。
本作品会以小时级频度对“天时、人流、消费”数据进行更新,并定制性的设计相关影响指标。
从数据的相关关联关系中,找到影响核心指标的变量和模型,从而对商圈未来5-10天的人流、消费数据进行预测,也能从用户线上线下消费和关注品类的分析里为新的商业零售门店选址提供支持。
以交互的城市地图产品,助力商圈运营、转型
将“天、地、人、商”四维数据,在一个城市数据地图的容器中进行统一、融合呈现。为本作品深入洞察城市商圈运行体征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特别是对于线下商圈周边3-5公里的常住人口和工作人群的线上消费品类偏好的洞察,更是有助于线上城市商业中心准确把握其消费群体的消费偏好给予了重要支撑,对于线下商业如果拓展其oto的线上线下融合体系的新零售模式打下基础。
为了更好的贴近商圈实际运营的场景,我们设计了“天时影响力、地理辐射力、消费支撑力、商业竞争力”四大类指标,从影响商圈人流和消费金额的各种变量入手,细化成了21个小类、95项数据指标。
其中上海气象局专门开发了一套商圈所在地区的天气打分指标模型,来准确预估天气对于不同类型商圈人流的影响变量。
在本次soda比赛中,我们初步开发了一套以可视化,交互性的城市地图产品。希望以更简单易用的形态为线下商圈运营方的日常监控和未来的新零售转型提供帮助。
应用前景:为商业规划和城市管理提供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数据地图的形式,以城市空间地图来承载商圈多维数据,对城市的市政基建规划和日常管理提供帮助,从而更有效的提升城市管理者在洞察城市商业体征上的效率。
以我们比赛期间汇聚的各方2017年6月10日的小时级真实数据分析,可以发现24小时波动区间里的各商圈人流排行情况,更直观的了解各商圈的一天里的人流分布。
该作品也可对商场运营方的日常洞察、营销分析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人流波动数据、自有商场消费数据等可视化记录运营情况;也可以通过消费品类的结构分析,进行商场业态的调整。也可通过消费人群的画像洞察来了解客群的基础属性变化和消费偏好的动态更新。
以6月10日的数据为例,我们对于不同商圈人群年龄结构分析,可以快速识别出客流年龄结构和消费金额、品类之间的关联关系。加上周边常住人口和工作人群的线上消费关注偏好数据,准确的进行商圈货品品类的结构调整和消费者的反馈情况。
最后,我们希望通过该作品的演进,为上海的商业数据汇聚和开放提供一个有益的探索。最终实现城市多源数据汇聚平台和城市商业大数据标签库的构想。
注: 本文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dt财经立场。图片均来自作者ppt,关注dt数据侠后台回复“天地人合”获取完整版。
编辑 | 胡世龙
题图 | 视觉中国
数据侠门派
本文数据侠汪科科,2017年soda大赛“天地人合”队队长,也是2016年soda大赛冠军队队长,目前就职于上海电信大数据运营中心。此次参赛的“城市商业数据地图”作品,汇聚了来自上海气象局、银联智策、脉策公司(城市数据团)、上海电信四家专业领域机构和公司的数据源和专业团队。希望将”天、地、人、商”四维数据通过城市数据地图的容器进行深度融合,为城市线下商业机构定制一套商圈人流、销售金额的监控、预测、分析的指标体系。